- 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及嵌入式教学模式探讨
- 点击次数:2865 更新时间:2018-08-15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1998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提出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学生的创业技能和主动精神,毕业生将不再是求职者,而应首先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1947年美国哈佛大学开设了世界上早的创新创业课程,日本东京大学提出了适合本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通过推行导师制来培养创新型人才。我国政府也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鼓励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育部2008年批准了30个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2012年立项了批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载体是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有利于创新创业课程的有效开展。本文以滨州学院为例,构建环境工程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并将嵌入式教学应用到创新创业教育中。
一、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
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创业课程包括通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创新创业实训课程三大模块(见图1),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
图1 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一)通识创新创业课程
该模块包含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通识选修课程中的创新创业模块课程,要求每个学生必选2学分;另一部分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创新创业专门课程(必修),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和大学生就业指导三门课程,每门课程16学时(理论和课外各8学时),共1学分。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和训练,让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的基本思想,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能力和素养。
(二)专业创新创业课程
环境工程专业根据专业特点设置了两门创新创业类课程,即环保创新创业项目和竞赛、环保创新作品设计(二选一),每门课程各32学时(理论8学时,课外24学时),共2学分,具体内容包括环境工程前沿讲座、科学研究方法、项目设计与申报书撰写、学科竞赛基本知识、创新创业和竞赛实践,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和训练,让学生掌握环境工程领域前沿知识,并能根据掌握的基本知识,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具备初步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和初步的项目撰写能力,从而使学生具备环境工程专业的创新创业的基本思想和能力。
(三)创新创业实训课程
创新创业实训课程主要通过第二课堂进行,主要包括参加大学生学科竞赛、听取学术报告或讲座、参与学术研究(含SRTP、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参与教师科研等)、考取技能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获得学术或创新成果、获得艺术或体育奖项、创业实践等,每个模块都是2学分,要求每个学生选修以上模块至少4学分。
二、嵌入式教学模式探讨
嵌入式教学模式早是针对课程置换教学模式提出来的,将该教学模式应用到环境工程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中,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主导,除了常规的创新创业课程外,把项目案例嵌入到环境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以项目案例为主线,将项目案例设置、项目案例训练与项目实训有机融合和协调起来,使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培养方案全过程,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连续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项目案例的选取至关重要,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尽量和专业紧密结合,往届毕业生创业成功的案例效果,形成案例库后,要将所有案例恰当的嵌入创新创业课程和环境工程专业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整个创新创业教育由专业教师和本科生导师共同完成,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和成果形式见表1。
表1 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和成果形式
三、结束语
以地方院校滨州学院为例,构建了环境工程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包括通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创新创业实训课程三大模块,总学分11学分,占培养方案总学分的6.5%(总学分170),同时将嵌入式教学模式应用到环境工程创新创业教育中,使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培养方案全过程,保证创新创业教育不间断。实践证明,该举措使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显著增多,创新创业能力显著提高,创业成功的案例显著增多,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在创新创业教师的培养、项目案例库的更新、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以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革。